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有人认为创新是年轻人的事情,也有人觉得只有科技工作者才具备创新能力。事实上,人人皆可创新。最近公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96.8万件、授权26.3万件,居世界第一位。这其中固然有大量成果是科技工作者完成的,但也有不少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从业者完成的。
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可以说,这一重要论述适用于各个领域。创新具有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只要能突破陈规、有所推进,无论大小都可以称得上是创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只要积极进取、敢想敢做,就能进行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创新。
创新不唯年龄。年轻意味着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在“互联网+”条件下,确实有一大批年轻人登上创业创新舞台,但创新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事。“蛟龙号”载人深潜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66岁重返工作岗位,77岁评上院士,81岁仍在不断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不仅在载人深潜、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而且在金融投资、新兴产业等领域,都有老一辈佼佼者。他们经验丰富、见闻广博,往往更能抓住事物的要害,在很多关键岗位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创新不唯学历。学历代表的主要是人们受教育程度,而不一定是实际工作能力。农民工赵正义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苦心钻研15年,发明了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塔基,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错失到大学深造的机会,但他们从未放弃学习,而是一直努力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出类拔萃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唯职业。广大知识分子堪称创新的主力军,但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人、农民等各类群体中也涌现出大量创新人才。“抓斗大王”包起帆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开拓创新,走上了世界工程技术的最高领奖台。还有“金牌工人”许振超,从一名普通工人自学成为“桥吊专家”,练就“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先后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闻名遐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不论年龄、身份和教育背景如何,只要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就能进行创新,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各类人才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当前,我国创新创造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要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用才,让每一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创新空间,形成人人皆可创新、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同时,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每一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创新性贡献的人都能得到物质回报、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