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考试中,很多同学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作答言语题目时,读得快的时候会漏掉一些重要信息,导致答案选择错误;慢慢地读,准确率是上去了,但是时间又不够——真是让人头痛啊。那么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既能保证准确度又能保证速度呢?
1.寻找主旨,抓重点
主旨句是一篇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或者是主题句,一般起到概括全文的目的,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寻找主旨句是很多片段阅读题的基础,有利于我们快速把握文段主要说的是什么,提高解题速度。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解题的共性在于阅读文段,寻找文段的主旨句,我们可以借助行文脉络和关联词语去寻找主旨句。主旨概括题做题的原则是忠于原文,意图判断题要依据主旨句的类型进而判定意图。
例1: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文化建设将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必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对既往文化贡献与价值的认同上,更表现在融汇各种优质的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上。尽管全面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因素、充分认识我国历史上对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十分必要,但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科学发展和科学文化建设上,做出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新成就,这应该是增强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文化自信表现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上
B.科学文化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
C.判断中国科学发展对世界所做贡献的标准
D.科学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
【解析】D。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入话题,科学文化对于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意义重大。紧接着提出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提出文化自信的两点表现。尾句指出未来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转折关联词“但”之后强调了增强文化自信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科学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偏离重点,为主旨句之前的内容,且缺少核心话题词“科学文化”。B项:偏离重点,为首句话题引入的部分,且缺少核心话题词“文化自信”。C项:“标准”无中生有。
2.学会略读,省时间
考试时间有限,言语文字又比较多。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去理解文段内容是考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像背景铺垫、举例论证、原因解释这些辅证,他们的作用是用来论证观点的,本身不重要,因此可以略读,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突出重点,可谓“一举两得”。
例2:在现代军事中,战略威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略威慑的实力,由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两个部分组成,要确保这两支力量正常运转和发展,除了国民经济动员外,还需要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持。这正是信息化战争中,新闻舆论战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因为没有媒体的宣传,别人就不可能全面感受到你的“强大”,其威慑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都是借助媒体挥舞“威慑大棒”,战前就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使对方先失一局。可见,通过舆论战抢占话语权,先发制敌,形成对己有利的战争环境,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新闻舆论战对战略威慑至关重要
B.舆论战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C.大规模舆论攻势成为现代战争的前哨战
D.媒体宣传是联结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的纽带
【解析】A。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战略威慑的重要性,第二句通过递进关联词“除了……还……”强调战略威慑需要新闻舆论战的支持。接下来分析原因,最后举了美国战争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并进行总结,证明舆论战对于战略威慑的重要作用。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论述了新闻舆论战对战略威慑的重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和D项:“信息化战争”“纽带”均为无中生有。C项:为举例论证的内容,偏离文段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