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时高楼大厦穿梭,闲时田间乡野戏耍,既有人工智造助创物质生活,又有青山绿水滋养精神世界。”这大概就是现代文明之下人们所向往的“桃花源”。但是对比现实生活,却让人难以言表,城乡一样化趋势难以遏制:原本鸟鸣虫吟、曲径通幽的乡村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轰鸣所取代;原本满天星辰,月光朦胧的黑暗天空被城市种种炫目工程的光雾所覆盖;原本由造物主所创造的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被人类创造的混泥土城市逐渐侵蚀破坏……那些风情各异的乡村慢慢消失,带来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极端丰富,而精神世界却急速贫瘠,噪声污染、光污染、文化遗存的破坏等各种问题接连不断,促使人们开始渴望一种理想的生活。因此,只有城乡并行共建,宜城则城,宜乡则乡,自由游走于城乡之间,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享,才能享受理想生活。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杰出产物,无数科技创新提升生活水平,无数智能智造改善人居坏境。从黑白麻布到现在的款式各异、颜色多样的衣服,从单一农家菜到现在的各国料理,从窑洞土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手写信到现在的电子邮件,从双腿走路到现在的高铁出行,从信息的闭塞不通到全球信息的共享……这无不体现了城市的丰功伟绩,人们生活因为科技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正如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有悲欢,事有成败,城市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着灰暗隐晦的一面。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心浮躁,社会日益陌生。城市居民过劳死的概率不断攀升,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一味追求科技化,使生活变得犹如技术般的理智和冰冷,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污染的日益严重,没有山水寄情,没有精神慰藉,思想感情难以寄托与抒发。而乡村却能给喧嚣的城市以宁静,提供一个空间让它冷静下来,去思考人生的内涵,提供一段时间让它慢下来,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学习为人的智慧,丰富精神世界,避免精神世界的枯竭。
乡村是精神资源的瑰丽宝库,承载着无数文明,沉淀着人生智慧,培养了数不胜数的贤人雅士。无论是陆游的千古名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还是梵高闻名世界的画作《星月夜》,亦或是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的《红高粱》,甚至是中国最早的农耕文化等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都离不开乡村这一载体。同时,乡村也有着城市所没有的人生智慧。少时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是乡村里农民劳累辛苦的耕作让我懂得它的深刻内涵。壮时怀才不遇伯乐,是乡村自然教会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老来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力从事,是乡村文明让我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人生漫漫路长长,没有乡村的哺育,哪有精神的愉悦,哪有幸福的生活!但是不得不承认,乡村日益跟不上城市的现代化步伐,造成巨大的差距,严重影响村民的物质生活,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国家的均衡发展。比如,农村厕所脏乱差,已成为蚊蝇滋生地和病菌传播源。同时,垃圾遍地围村,处理技术落后,使焚烧成为垃圾处理的唯一手段,造成巨大的污染。另外,马路坑洼、房屋濒塌、产业单一等等都制约了乡村的发展。因此,只有借助城市的力量,才能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与乡村就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单纯的城市生活虽然能得到物质的满足,但缺少精神寄托。单纯的乡村生活虽然有精神的愉悦,但缺少物质保障。城市和乡村是并行互补的,只有根据客观实际,遵循自我意愿,才能自由切换生活状态,自由与游走于城乡之间,过上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