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________的批评,像一面优质的镜子,能照出自身的真相;________的恭维,如同歪曲物体的“哈哈镜”,难识庐山真面目。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直截了当 直言不讳
B.直言不讳 虚情假意
C.虚情假意 直言不讳
D.甜言蜜语 虚情假意
2.
《权谋书》成书于汉成帝鸿嘉四年,是刘向在校书的过程中 而成的。他编辑此书的目的也是有感于当时社会风俗的奢靡荒淫,礼教零落,用历史上古圣先贤的事迹和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来引起皇帝的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整理 兴趣
B.总结 反思
C.编写 警戒
D.分析 警惕
3.
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 ,不能随心所欲。
A.标的
B.准则
C.标准
D.准绳
4.当我们经历艰难终于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已经面目模糊, 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等着归人,这让已经适应大城市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越显 。>
A.衰弱 凋敝
B.怯弱 陌生
C.孱弱 萧瑟
D.羸弱 疏离
5.
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海市蜃楼这种 的现象说清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奇形怪状
B.鬼斧神工
C.光怪陆离
D.鬼鬼祟祟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填空。
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虚情假意:装着对人热情,不真实。从搭配关系来看,“直言不讳”形容批评,“虚情假意”形容恭维。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由原文的“编辑”、“历史上古圣先贤的事迹和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可知,《权谋书》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刘向自己的原创,因此用“总结”或“分析”都不合适,故排除B、D。《权谋书》是刘向“有感于当时社会风俗的奢靡荒淫,礼教零落”而编辑的,显然不是为了引起皇帝的“兴趣”,而是为了引起皇帝的“警戒”。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实词辨析和语境填空。
B项“准则”和D项“准绳”,都有言论和行动等所依据的规范这个意思,相较而言“准绳”更符合法律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个意向,法律不但要遵守,更有越界要付出代价的概念,一般“法律”和“准绳”构成固定搭配,所以D正确。
A项“标的”有靶子、目的的意思,而法律应该是规范,意思不符排除。C项"标准“是衡量事务的准侧,文中需要法律施加影响的主体是”想问题办事情“,标准一般规范的是具体细致的事项,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类的逻辑填空题。“怯弱”,胆小软弱。与文段不符,不是要表现老人的胆小,排除B项。
与C、D“孱弱”“羸弱”相比,“衰弱”更能与对象“老人”搭配,强调他们“身体、精力机能等减退”。“凋敝”的意思是衰败、残缺破烂和破败的意思,符合文段要与蓬勃发展的“大城市”形成对比的意思。C项“疏离”表示情感上远离;D项“萧瑟”表达的是一种凄凉,表意皆不准确。故选A。
5.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多指现象奇特,用来形容题中的“海市蜃楼”十分合适。故正确答案为C。
A项,“奇形怪状”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修饰“现象”不合适;B项,“鬼斧神工”多形容工艺,也不修饰“现象”;D项,“鬼鬼祟祟”多形容人的动作,不用于修饰“现象”。故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