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未来教师资格证能否申请成功,还要看是否有性侵前科。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建议,把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常态化教育中。
近年来,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案件一次又一次挑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也让人们对“未成年人性侵”这一话题有了更多关注。有报告指出,在2018年媒体报道的317起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中,有210起是熟人作案,其中师生关系有71起。教师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如何避免有性侵违法犯罪前科人员从事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从以往相关案件来看,性侵未成年人教师大多被清除出教师队伍,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处罚不到位,在事发之后仍逍遥法外,甚至继续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
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将有性侵前科的人列入教育培训行业“黑名单”,从源头斩断其再次性侵未成年人的可能性,令人拍手称快。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对性侵前科教师说“不”,不应止于校内以及中国籍教师。校外培训机构同样会发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相关部门也应着力加强对培训机构教师包括外籍教师的审查力度,避免劣迹外教“混”入教师队伍中来,给未成年人带来伤害。家长、学校也应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转变“谈性色变”的心理,加强对孩子的防性侵教育。
防止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发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联起手来,用制度和教育为未成年人筑起坚实的防护网,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擎起一片晴天。(半月谈评论员:郝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