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确保党员干部能够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沟通。这就要求,完善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规范党员干部接访任务,了解群众诉求,化解各类矛盾;完善与干部群众谈心制度,及时了解干部群众思想动态,增进理解,促进团结;完善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听民意集民智,改善自身工作,并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随着一系列制度的不断完善,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架得更稳,横亘在干群之间的“隐形墙”亦将不在。
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接访建台账,时间要有“硬杠杠”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接待群众来访是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通过接待群众来访,能够让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了解群众的真正诉求,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既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体现,也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
群众来访是群众主动反映问题,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的好机会。但近年来,有些领导干部却唯恐避之不及,有的觉得群众来访净是些芝麻小事,不值得花时间、费精力;有的觉得群众总是要求太多,诉求不合理也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还有的觉得群众来访就是来闹事的,不懂政策,胡搅蛮缠,接访费心费力又不讨好……如此心理作祟,一些领导干部越发不愿意与群众接触,群众遇到困难就更难找到干部,长此以往,干部与群众就生疏了。
对此,中央要求,各地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省级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级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1天,县级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周至少1天。各地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干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要求。
“像这样根据不同级别来分类规定领导干部的接访频率,把接访工作变成硬规定,很有必要。”北航廉政中心主任任建明说,“对接访工作不重视甚至是抵触,是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典型表现。现在,有的地方干部不是围着群众转,而是围着领导转,成了‘领导路线’,不主动去了解群众诉求,对群众来反映问题也消极回避。所以,规定干部接访时间是针对实际问题的有力举措,有助于化解各类矛盾。”
从服务群众的角度看,除了接访时间,接访方式和接访地点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接访的质量和群众满意度。领导干部接访并不是只要坐在办公室,等群众敲门就可以了,而是要采取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多种方式,一切以方便群众参与为准。如很多地方正在施行的“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已被实践证明是倾听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的有效途径。
“接待来访,根本的还是要落实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上。”任建明说,按照中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接访要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承办单位和责任人,以便督办落实和答复来访群众。对人数较多的集体上访,在依法规范、依法处置的同时,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出面接访、化解矛盾。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及时处理群众来信及群众通过网上信箱、热线电话、政务微博等方式反映的诉求。
表示,发挥作用的不应仅仅是领导班子,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组织资源优势,发动普通党员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农村、社区基层干部也应通过各种方式走访辖区群众,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协调利益纠纷。
与干部群众谈心制度:功夫下在平时,为干部客观真实“画像”
近年来,干部“带病提拔”问题饱受诟病,已引起中央及组织部门的重视。不少落马的领导干部,其在被提拔前已经出现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但仍能蒙混过关,仕途畅通,直到后东窗事发被查处。这种现象的存在,与领导班子或组织部门对干部了解不够,疏于教育引导和管理监督有关。因此,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变得极有必要。另一方面,即便是群众也会因思想上的波动,带来行为上的偏颇,这也需要及时发觉并予以引导。
所以,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干部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既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又明确方向、鞭策鼓励;既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又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防止矛盾积累激化。
根据中央新要求,谈心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可与党员民主生活会谈心结合起来安排。谈心活动可采取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随机交流等多种形式,营造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坦诚相见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深入的谈心谈话,进一步沟通思想、增进理解、促进团结、形成共识。
在这方面,山东进行了探索。省委组织部提出,要开展全天候随时谈,干部随时可以约谈组织部长或副部长,以汇报工作、反映困难或表达意愿;变考察考核谈为全方位谈,每两年对所管理干部进行一次全方位谈心,给每一位干部客观真实地“画像”;由干部暴露问题谈变为日常谈,有问题时谈,没问题也要谈,既指出不足和问题,又肯定成绩,鼓励表扬……
“将干部谈心制度化,把功夫下在平时,既有利于组织上及时掌握干部动态,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和帮助,又能让干部把心里话说出来,对干部和组织来说都是好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光斌说。
同时,中央还要求,基层党支部负责人每年要与所属党员至少进行2次谈心谈话,还要广泛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谈心活动,努力实现全覆盖。杨光斌表示,群众在生活中的不满意、不顺心,如不能得到有效渠道予以表达和解决,容易出现影响社会稳定因素,“通过谈心制度来解决身边事,老百姓的心气儿顺了,也就不容易出现矛盾。”
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研判群众意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是否践行群众路线,是否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有发言权。我们党历来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征求群众意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
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加强群众监督,可以改进自身工作作风,破除以往“机关病、老大难”的问题,如湖北省省直机关开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整治活动,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在省直36家窗口单位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三难”问题专项整治投诉举报箱,先后开展三轮明察暗访,下发整改通知单141份,问责追责610人,在省直机关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
如今,征集群众意见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中央已经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要通过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咨询、民意调查等制度,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卡等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与群众协商,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群众意见采纳处理情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研判群众意见,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探索建立网上群众工作制度亦是新的政策指向。“这就意味着要逐步建立党员干部与网民有效沟通机制,运用网络手段和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广泛听取民意。”杨光斌说。
“领导干部通过网络收集群众意见,打破了时空限制,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的‘举报直通车’等形式,效果就很好,而且更有效率。”任建明说,“因为网络的公开化特点,也倒逼着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