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灵魂;一支军队的支柱,不是武器,而是精神。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前不久逝世的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曾这样说过。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一生为国铸核盾、一世甘做淡泊人。他们用理想和信念、责任与担当诠释了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风范。
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无往不胜,最终战胜一切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压倒,就是因为有坚强的精神支柱。习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
筑牢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离不开听党指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在第13集团军军史馆,当听到当年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的故事,习主席深有感触地说。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只有如此,人民军队才能保持精神底色,直面任何风浪与艰险的考验。
筑牢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离不开责任担当。忠诚担当可以说是军人的本色和名片。担当是为了祖国安宁和万家灯火,把青春献给万里边关;担当是为了战场打赢,平时经历千百次的摔打磨砺;担当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迎难而上,勇敢逆行。担当更是改革面前,在进退走留和利益得失的考验前,服从指挥闻令而动,听令而行。
筑牢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离不开信心定力。每个困难都是一块磨刀石,每项任务都是一座炼钢炉。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变的是臂章、番号,不变的是实战化训练场上的硝烟;变的是指挥体制、隶属关系,不变的是能打胜仗的信念。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定力,不因为“风吹草动”而摇摆不定,也不因为“风吹雨打”而徘徊犹豫,一张蓝图绘到底,自觉肩负起改革强军赋予的使命任务。
筑牢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离不开拼搏血性。“放心吧妈妈,我已经懂得了‘战士’的含义……战士的决心早已溶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在第14集团军机关,习主席谈起19岁的烈士王建川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这首诗,称赞他“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军人血性。在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独立团,走遍全球的先锋航迹图和时间表记录着这个团自组建以来圆满完成的所有重大任务。在全团官兵们看来,挺进深蓝,勇闯远海大洋,不仅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每一名海空先锋精神的传承者必须具备的血性。
筑牢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离不开绷紧能打胜仗这根弦。战场是实打实的较量,打仗是硬碰硬的对决,必须拿真本事来说话。把训练当主业,把打仗当专业,在本事上不断“升级”,这是全军官兵责无旁贷的使命,每名军人心底的那根能打仗、打胜仗的弦都要无比坚定。
历史的灯盏,时代的火炬,虽隔着万水千山、雄关漫道,精神根基却一脉相承。今天,这一代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护航。要履行好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更加筑牢人民军队的精神根基,以听党指挥、责任担当、信心定力、拼搏血性和能打胜仗的真本领,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