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个堡垒。数量关系中涉及到的知识面之广、考点之细,常令考生应接不暇。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要储备相应的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比例思想,恰恰就是行测考试数量关系专项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比例思想实际上是“份数”思想的体现,指的是用份数之比代替两个相关的实际量之比。将题目所给的比例量转换为“份数”思想,就能将题目变得更加简洁直观,理解起来更容易,当然也就能提升做题速度。
一、比例的统一
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比例量时,通常需要将这多个比例量统一,才能方便解题,这就需要
我们找到题目中的不变量,为统一量,将每一份化成一样的。
【例1】小雪和小敏的藏书册数之比为7:5,如果小雪送65本给小敏,那么他们之间的藏书册数比是3:4,则小敏原来的藏书是多少册?
A.175 B.245 C.420 D.180
【答案】A。
【解析】不论小雪给了小敏多少本书,两个人书的总量是不变的,寻找到不变量后,接下来就是统一不变量,7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84。则原比值变为49:35,现比值变为36:48,小雪藏书差值为13份,对应65本,则每份5本,小敏原来有35份,所以小敏原来的藏书175,选择A。
二、正反比
在M=A×B形式中,当A或B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正比;
当M一定时,A和B成反比。
【例2】建筑队计划150天建好大楼,按此效率工作30天后由于购买新型设备,工作效率提高20%,则大楼可以提前( )天完工。
A.20 B.25 C.30 D.45
【答案】A。
【解析】工作效率提高20%,原效率与现在效率之比5:6,工作总量不变,那么工作时间与效率成反比,原时间与现在时间之比为6:5,那么6份对应120天,则1份=20天,大楼可以提前1份完工,即提前20天完工,选择A。
【例3】甲地到乙地,步行比骑车速度慢75%,骑车比公交慢50%,如果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问: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多长时间?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1∶4,骑车的速度∶公交的速度=1∶2,故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公交的速度=1∶4∶8,根据路程相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知步行的时间∶骑车的时间∶公交的时间=8∶2∶1。已知“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可得9份为90分钟,1份为10分钟,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2份时间,则为20分钟。选择B。
通过以上例题的介绍,教育专家相信各位考生会发现比例思想中涉及到的这两种技巧虽谈不上秒杀题目,但只要我们“比一比”,往往就能给我们快速解题带来更清晰的思路。小编提醒考生,对一类方法的掌握还需要考生们日积月累加以训练,才能在考试中临场不乱,稳定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