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下文>>>2019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让惠民生成为一种发展自觉
让惠民生成为一种发展自觉
在上海,黄浦江边的美景不只有1.5千米长的外滩。漫步于北外滩滨江区,旧仓库废厂房不复存在,老码头原先汽车穿梭、货轮来往的繁忙景象,代之以满目青翠、繁花点点;露天的码头文化博物馆,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领略申城沧桑巨变。而这只是2017年全线贯通的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有人说:上海是一座适合行走的城市。的确,无论是黄浦江的江滨步道、崇明生态岛的生态廊道,还是G60松江科创走廊上的绿洲,在采访过程中,类似的城市绿地几乎随处可见。而依托附近的公共空间,老年人健步、中青年骑行、上班族健身、小朋友游戏的和谐场面同样常见。上海,在发展道路上马不停蹄的同时,也创造空间让市民闲庭信步。
人民的支持与参与,是改革与发展的力量之源。增进民生福祉,既是改革发展的目的,也是要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上海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2018年上海市政府列出了实事项目清单,新建80条市民健身步道、建设绿道200公里、完成10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一个个数字,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展现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坚守。
上海着力改善民生,离不开长江这个主题词。无论是以最严标准保护青草沙水库、让市民喝上优质长江水,还是让钢渣垃圾场化身湿地公园、打造长江入海口边的天然氧吧,清澈的江水、美丽的江景,能大大增强沿江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但民生长江,不单单是水的问题,也不单单是环境问题,而是需要以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为依托,方能“四条长江”齐头并进。
如何改造老城厢霓虹闪烁背后的背街陋室?黄浦区一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一面保护历史风貌、留住城市记忆,破除了旧城的两难问题。如何兼顾保护生态与增收致富?崇明区与高校、企业合作,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特色品牌,打造绿色农业新高地,让经济、生态、民生获得共赢。这样的例子说明,民生水平的提高,需要多管齐下。反过来看,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理念才能更深入人心,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会更强劲,文化事业也才有更多的空间,这也是一种协同发展。
民生问题,往往就在家门口、眼皮下,虽细枝末节却是群众感受最深、关切最重之所在,考验着精细化治理的水平。但“两眼难顾多手”,仅靠单兵作战难以周密落实。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各地常出现居民嫌麻烦而随意丢弃的情况。但我们在崇明区新中村看到的情况,却大不相同。72岁的袁伯铭掏出本子,上面记录着自己负责的五户居民的垃圾投放情况。他说,全村近80个党员负责管理400户村民的定点定时投放,经过讲解和提醒,村民已养成良好的分类意识和投放习惯。可见,建立多主体参与的联动机制,发挥群众力量,让治理渗入社会肌理,再大的问题也能顺利化解。
始建于1908年的民生码头,是上海重要的工业遗产和滨江地标。2017年,民生码头改头换面,成为公共艺术空间,为城市提供了文化创意与休闲欣赏的新场所。民生码头的改造项目,是一个缩影,在它背后,千万艘惠民利民的民生航船正在扬帆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