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国许多城市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发展摊大饼、水泥森林无序蔓延、群众生活倍感压抑。而近日出炉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总结诸多教训、借鉴诸多经验的基础上,用先进的规划理念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之城应该有的样子。
首先,“单一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病的最大“致病因素”。市中心聚集过多功能和资源,职住分离,中心区域房价高企。不少居民每日潮汐一般在“超级睡城”与市中心之间大跨度流动,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而“睡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较差。
针对城市病的这一主因,雄安规划中提出“城市组团”的空间格局理念。即没有单一中心,起步区规划建设5个尺度适宜、职住均衡的城市组团,每个组团内部功能相对完整,可满足工作生活需求。日常生活需要的设施,步行15分钟即可达到。各组团之间,由森林、湿地、绿地等蓝绿系统环绕间隔,划定明确开发边界。规划的战略留白空间,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使城市发展富有弹性。
第二,“千城一面”、毫无特色是不少城市为人诟病的另一方面。我国城建规模巨大,本应建设出具有较高品质的城市,但现实是不少城市面目模糊。究其原因,在于不重视城市风貌塑造,开发建设粗放无序。不少城市盲目照抄照搬国外城市,大肆建设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
针对此,雄安在规划之初即明确城市风貌为“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并主打“中华营城”的理念,力图将城市建成一张鲜明的“中国脸”。未来的雄安,将严控城市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有着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注重城市设计,使建筑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方,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营造布局规制对称、街坊尺度宜人的“方城”,街坊呈棋盘式布局,规划设计城市南北和东西轴线,塑造生态苑囿……这些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营城理念,将在雄安落地实施。
第三,与国内一些新城过度重视城市开发建设不同,雄安的规划建设重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在城市大规模建设之前,先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态底板”。今年春天,新区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精心营造“千年秀林”。按照规划,新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起步区规划绿化覆盖率达到50%。
未来,映入眼帘的,不会到处是密集的建筑,而是满目葱茏,出门见绿,居民就像生活在园林里。按照规划,新区将构建大型郊野生态公园、大型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环起步区、环白洋淀和交通廊道两侧,都将建设林带。在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将建设9片大型近自然森林。
可以说,新区规划真正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按照要求,新区蓝绿空间占比达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环境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天人合一,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
第四,我国城镇化逐步迈入新阶段,一座城市是否对人才有吸引力,决定着这座城市的未来。雄安的规划思路,是在城市开发建设之初,就优先配置优质共享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租售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作为一张白纸上规划建设的新城,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此来增强新区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这是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
此外,雄安在规划中提出打造便捷智能的交通网络;建设市政综合管廊系统等优质绿色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在新区建设中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等。这些,都对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