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下文>>>2018年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
背景链接
自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7年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在一系列被写入党章的内容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惹人注目。
所谓获得感,是民众对改革成果的共享,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和“分红”。这是民众的利益所在,也是权利所在。如今,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8000美元,这就是最直接的获得感;十八大以来,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这就是最直接的获得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就是最直接的获得感。
综合分析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掷地有声;如今,“获得感”写入党章,更是以党章的严肃性为人民的权益护航。
[意义]
人民获得感不断提升,映衬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不断跃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变为现实,中国路径、中国方案也将愈发凸显出强大的魅力,这更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被写入党章,与为人民谋幸福一脉相承,更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民族复兴之路完美契合。
[原因]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民族复兴在民众身上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敢于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基于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是基于以往应对各种艰难挑战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必将有效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必将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项社会事业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对策]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要让不断推陈出新的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让“获得感”具体化为公众生活中的点滴改变,具体化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让民众在发展中,切身感受到一系列进步之于自身的作用力,真正体会到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新时代自会直抵人心。
当前,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险”和“难”,我们必须在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把时不我待的干劲与静水流深的稳劲结合起来,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结合起来,涵养好后劲和耐力,在深水区中流击水,在攻坚期迎难而上,久久为功,驰而不息。这样,才能推进改革航船驶向更宽阔的水域,才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尽快凸显出来,让人民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