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下文>>>2018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之转折文段讲解
行测的五大专项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应该说是让考生又爱又恨,尤其是片段阅读。在这种题型当中,主旨观点题考的最多,难度又最大,让人非常头痛。有很多考生,在做题过程中根本不分析文段的结构,直接找标志词,通过标志词来锁定文段重点,却发现总是频频出错。这是因为,对文段结构的分析,不能只依靠标志词,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今天,专家以转折文段为例,来看看分析文段结构的必要性。
转折文段,顾名思义,就是前后文之间在语言表述上方向不一致。在做题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提示我们转折文段的关联词,即转折性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却、事实上、实际上、可是等等。但是,考生们需要注意,即便判断出了一个文段属于转折文段,也不应该贸贸然去锁定转折后就是重点,这是因为,转折文段有两种情形。
(一)内容转换
这种转折文段,一般在前后表述上话题会不一致。例如:“虽然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在这句话中,前半句说的是外貌,后半句说的则是性格。这两句话不属于同一个话题,这种情况就叫做内容转换。很明显,在这句话中,说话者想要强调的是“我的性格温柔”。因此,在内容转换的文段中,转折之后强调的内容一般来说,要更重要一些。
【例1】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答案】B。解析:本文属于转折文段,文段前半部分给出了一般性的观点,即:创新要跳出原有的框架。接下来话锋一转,给出我们的观点——在框架内思考。并且有一个关联词来辅助我们判断转折结构“则”。由此可知前面一般性的观点只是一个引子,用来引出我们与众不同的观点。故本文属于内容转换的结构。重点应该在转折后,即“框架内的思考才更有创造力”因此答案选择B项。
(二)内容对比
转折结构还有一种体现,就是前后内容存在时间上或者空间上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两部分并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作者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这一问题。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应该将两部分的内容归纳概括起来,概括之后的内容才是文段的主旨。
【例2】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说明在农业社会中,财富靠资源获取,国际关系就围绕资源。后半部分说明,在工业社会中,财富获取方式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国际关系就又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属于内容对比,在不同情况下,国际关系不一致。因此本题选择B项。
通过这两道例题,考生们对转折文段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其实,在做题过程中,切忌不看结构,只看标志词就确定文段重点,因为标志词对文段的结构划分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考生们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行文脉络的分析上。大家可以再找一些转折文段的练习题,来加深自己在这一部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