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习题演练(50)

2016-10-29 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1.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
   
    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
   
    C.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D.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
   
    2.跟石头和金属相比,木质砧板从表面上看也是硬邦邦―块,可“内心”柔软,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这使它在受到剧烈冲击时,内部结构发生弹性微调,既能避免与刀刃硬碰硬伤及刃口,又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不会让刀刃在接触板面的一刹那,由于反弹力过大而“剑走偏锋”发生侧滑,这在连续切割,比如剁馅、切丝时尤为明显。
   
    画线句子中的“这”指的是木质砧板的:
   
    A.外观形态
   
    B.材料来源
   
    C.制作工艺
   
    D.结构特点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
   
    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
   
    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文段阐述了人认识世界的两种需求,“一致性需求”与“控制需求”,根据“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一句可知人们喜欢用属于自己能够理解的理论,用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来认识世界,C项符合文意。A、B、D三项既不属于“一致性需求”也不属于“控制需求”的范畴,故排除。
   
    2.D【解析】“这”指代的是“这”之前的内容,那么阅读前文可知文段通过一个对比,引出了木质砧板表面上是硬邦邦的,内部的植物纤维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外部加内部充分体现了砧板的结构特征,对应 D 项。A 项表述不准确,不是代词所指;前文 并未提到“材料来源”和“制作工艺”的问题,排除 B、C 两项。
   
    3.D【解析】标题选择即为中心理解题的变形考查,需要在分析文段中心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短小精练、有吸引力。文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与专家建议两方面,共同得出“应该多看望老人”这一结论。根据标题短小精炼、有吸引力的特点可知,B、D两项中的“常回家看看”对比之下更适合作为标题,故排除A、C两项。B项为强迷惑项,虽文段末尾以“但”引导“如何入法”一事,但把握文段中心不能简单从某一分句草率判断,而是必须对文段进行宏观把握。通读文段可知,重点并非在“如何”入法,而是对“常回家看看”的积极倡导,由此推断,可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且D项中“或”字体现出入法的可能性,表述较为精准。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