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1 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1.最新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型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应该较低。没有参与研究的学者对相关结果感到不安。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A.遗传因素与心脏病
B.心脏病研究的新发现
C.“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D.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
2.文学走进互联网,获得了―个崭新的平民化开放视野;网络上自由、兼容和共享的虚拟空间,打破了精英写作对文学话语权的垄断,为愿意上网创作的网民提供了“人人都能当作家”的机会。这种“新民间文学”,标志着文学话语权向民间回归。尽管如此,网络写作仍然不能与“人民写作”相提并论,因为文学的“人民写作”并不取决于传媒的公共性和参与的广泛性,而取决于这种文学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和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品格。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大众化是未来文学发展的趋势
B.文学创作应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
C.网络写作为普通人提供了平等的话语权
D.平民化的网络文学不能等同于“人民写作”
3.我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竟然成了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耳朵 阅读 回忆
B.耳朵 阅读 灵感
C.阅读 故事 灵感
D.阅读 故事 回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文段围绕“好胆固醇”展开,通过举例说明了所谓的“好胆固醇”对心脏病的效果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好胆固醇也许并不好,C项的描述最为贴切。A、B、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的重点概念“好胆固醇”,故排除。
2.D【解析】文段开篇介绍现象,即文学走进互联网,标志着文学话语权向民间回归,接着以尽管如此引出文段中心意思,网络写作不能与人民写作等同,随后详细阐述了原因,对应选项,D项准确的把握的文段的中心意思。A项为无中生有。B项为文段最后一句解释原因的部分,不是重点。C项为文段开篇介绍的现象,不是重点。
3.C【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的变形。文段选自莫言《用耳朵阅读》,作者通过介绍自己成为作家的经历是通过读完几本书后,听老祖母、爷爷、太爷爷等长辈的故事找到的灵感。请注意所有选项中均有“阅读”,证明有一个关键内容是强调了作者读书,比阅读更重要的是听故事,这些都激发了作者的灵感。所以,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阅读、故事、灵感,三个词完整概括了文段所有内容,且呈现出递进和因果关系。B项与C项比较,故事比耳朵好,因为故事是灵感之源,阅读放在第一个词比第二个词好,因为可以构成递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