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关于平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等是历史的范畴
B.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的确立是因为宗教的兴起和不断的传播
C.平等是人与人的对等对待的社会关系
D.平等要求采取一视同仁的普遍原则,反对区别对待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A.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
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D.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连续12年自立自强,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教育部也于2005年12月16日发出了《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洪战辉说:“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大山。”
这句话说明( )
A.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B.只要具有顽强的意志,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
C.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办成一切事情
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出自王籍的《人若耶溪》。这句诗蕴含了很深的哲学, 即( )。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B.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1.答案: D
解析:
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答案: D
解析:
平等是历史的范畴,平等要求采取一视同仁的普遍原则,但该一视同仁必须有例外,区别对待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故正确答案为D项。
3.答案: ACD
解析: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故正确答案为A、C、D。
4.答案: A
解析:
“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体现了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故本题选A。
5.答案: D
解析:
矛盾的对立统一,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统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故选D。